硅料猛涨让组件商坐不住 隆基、晶澳等五大龙头联手呼吁
光伏上游原材料价格涨势凶猛,组件企业坐不住了。
界面新闻获悉,9月30日,隆基股份(601012.SH)、晶科能源(JKS.US)、天合光能(688599.SH)、晶澳科技(002459.SZ)、东方日升(300118.SZ)等五家组件龙头企业发布联合呼吁函,指出在硅料价格一路飙升的情况下,很多已签订的组件订单将陷入严重亏损。
五家组件企业表示,目前原材料产能紧张与下游组件需求旺盛,导致组件企业的排产、出货面临危机。
受“能耗双控”及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影响,原材料供应缺口严重,价格也在一路飙涨。
9月29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的价格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为23.84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0.94%;单晶致密料价格成交均价为23.58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10.96%。
这一价格相比年初的累计涨幅已超过1.5倍。
联合呼吁函称,根据最新一轮的硅料报价信息,硅料价格或仍将迎来空前大暴涨,目前部分硅料企业报价已突破260元/kg。
此外,目前玻璃价格同比8月报价上涨18.2%、胶膜同比8月报价上涨35%。
在此情况下,几家头部组件企业不得不降低产能开工率,预计当前产能的达产率将不超过70%,产能短缺将造成市场装机目标短时间内难以满足。
五家企业表示,这种上下游发展的严重失衡,将打破原本稳定有序的产业生态链,严重危害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因此,五家企业发出了四项联合呼吁。
一是恳请国家相关部门能从政策上灵活部署,引导企业避开年末“抢装潮”,推动国内电站项目建设有序进行;二是希望相关客户考虑推迟电站安装计划。
三是呼吁光伏行业协会等机构能及时做好上下游产能监控并互通市场信息,协助企业提前做好产能规划,尽快落地,确保上下游供需平衡,为市场健康的有序发展进行必要指导,有效抑制原材料价格的无序上涨和恶性竞争。
四是呼吁原材料厂商更应主动作为、积极作为,理性做好材料价格的管控和供货工作。
光伏制造可大致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四个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
在“能耗双控”、限电热潮前,硅料已经连续多周上涨。
近期各地限电升级,加剧了光伏原材料供应的缺口,硅料价格在过去的一周内大涨近11%。
据界面新闻了解,目前组件价格持续维持在1.8元/W以上,部分电站对此价格接受度不高。
电池、组件厂商面对上下游压力,成为利润率最低的两个环节。
中国有色金属硅业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吕锦标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原本预计9月国内多晶硅产量会突破4.3万吨,基本满足年底光伏抢装用料。
但因“能耗双控”及限电影响,月度缺口超过2000吨。
据中泰证券研报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硅料环节营收201.59亿元,同比增长107.5%;毛利92.47亿元,同比增长33倍,毛利率达45.9%,同比大幅增长 43.5%。
这主要由于下游需求旺盛,多晶硅料市场紧俏,销售单价大幅上涨所致。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成为当下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光伏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105 GW、92.4 GW、80.2 GW,分别同比增长40%、56.6%、50.5%。
2021年1-6月,中国光伏新增装机13.01 GW,同比增长12.93%。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此前预测,“十四五”期间中国年均光伏新增规模将达70-90 GW。
其中,2021年新增规模将达55-65 GW。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光伏新增装机22.05 GW,同比增长45%。
这一新增装机并不及业内预期,仅占到此前中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全年预测值的四成。
若要实现此前的预测值,9-12月的新增装机将至少要达到33 GW。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